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风采

学院展示┃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

?学院介绍

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渊源于1936年成立的公共教研室,1958年学校本科培养初期建立的基础部,1977年更名为基础科学部,其基础课的教学历史最早可追溯于1907年学校时值京师初等工业学堂办学时期的木工科、金工科设立的物理、化学、图画等课程的教学。理学院下设三系一中心:数学与数据科学系、大学物理与实验教学中心、力学系、工程图学系,和一个研究机构:大数据建模理论与技术研究所。理学院现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5个二级学科。拥有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应用)(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不仅承担本院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及专业、学科的建设任务,还承担着全校数理力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理学院教学楼


学院现有教职工80名,高级职称人数占4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4%。拥有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教授1名,北京市“海外人才项目”4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中央支持地方科研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个人”1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人。建设有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3部。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项4项,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部省级及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SCI等三大检索收录3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学院教师经常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到英国、日本、美国、波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理学院全体教职工合影

学科介绍

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分布合理,勇于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校内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2人。聘请校外导师9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5位研究员、3位副研究员。此外,拥有海外教授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研究员2人,兼职副研究员2人。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非线性动力系统建模与分析”和中央支持地方科研创新团队“过程建模与系统优化”。

本学科将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重大科研成果。2008年,“冲击爆炸作用下重要目标毁伤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区退化森林植被 生态恢复(CRRM)的模式理论与三北技术”于2009年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10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环境演变与种群演化的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和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及其传染病时空演化动力学理论及方法”先后于2008年和201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多孔种植混凝土在矿山修复工程中的应用”于2019年获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多空质化鲸修复技术及其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复杂系统建模、智能优化与动力学控制方法研究”于2021年获贵州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多源出行位置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及在交通中的应用”于2021年获地球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地铁区间桥隧结构服役性能保持关键技术及应用”于2022年获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和参加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千万余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在《Journal of Algebra》、《Journal of Dynamic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 》、《Nonlinear Dynamics》、《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500余篇论文,其中SCI、EI检索300余篇;在 China-Japan-Korea Colloquium on Mathematical Biology 、 14th 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 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 Biology 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10余次;先后承办“第六届生物数学国际会议”、第二届和第五届“京津冀数学与统计学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等。



理学院承办第六届国际生物数学会议


2.1 学术型学位点---数学(0701)

本学科密切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重点学科中的问题相结合,开展相关数学学科的系统化建 设,研究范围涉及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形成了生物数学、智能计算及工程应用、大数据建模与智能信息处理、统计与数据科学、基础数学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2010年获批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4年通过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专项评估。2016年获批“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较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对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与动向有一定了解;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相结合,具备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针对实际问题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



第五届京津冀数学与统计学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2.2 专业型学位点---应用统计(0252)

本专业学位点设置于理学院,于201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23年通过教育部学位点建设专项核验。依托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2022年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借助学校土木、建筑等优势学科,着力培养城乡信息化领域懂建筑、重基础、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开始招生,结合智慧首都建设对新型建筑人才和复合信息人才的需要,着力培养开拓创新的数学专业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学位点共设置3个招生方向:(1)环境与灾害统计;(2)大数据分析;(3)经济与社会统计。

本专业学位点旨在培养研究生具有较坚实的统计学基本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好地理解本专业学位领域科研文献的能力以及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解决社会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


  


  


  

研究生风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建平县| 田阳县| 库车县| 昔阳县| 潍坊市| 梓潼县| 桃园县| 息烽县| 资源县| 于都县| 泾阳县| 石台县| 桑日县| 锦州市| 蓬溪县| 建始县| 莎车县| 大兴区| 建昌县| 游戏| 都江堰市| 和顺县| 大理市| 汉源县| 江门市| 福泉市| 高雄市| 长寿区| 东阳市| 若羌县| 海城市| 平武县| 延长县| 庄河市| 宁城县| 北安市| 铜山县| 普兰店市| 城步| 彭阳县|